6
0
地方集采药品、国家集采药品、基本药品目录免费在线查询方法
在中国医药版图中,国家谈判药、集采药(国采+地采)与基药,已成“三足鼎立”的供应支柱。三者角色各异,却又互为支撑。下文用极简笔触,一次说清它们的定义、作用、关联、区别、谁买单以及怎么精准查到。
推荐指数:
详细信息
地方集采药品、国家集采药品、基本药品目录免费在线查询方法
在中国医药版图中,国家谈判药、集采药(国采+地采)与基药,已成“三足鼎立”的供应支柱。三者角色各异,却又互为支撑。下文用极简笔触,一次说清它们的定义、作用、关联、区别、谁买单以及怎么精准查到。
国家谈判药品=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谈判药品=国谈药
国家谈判药品、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谈判药品和“国谈药”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国谈药”是指国家医疗保障局与药品生产企业经过价格谈判,确定支付标准后,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且处于协议期内的药品。这些药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多为近年新批准上市,由单一企业独家生产,市场没啥竞争,价格相对较高,且主要用于治疗重大疾病,如肿瘤、罕见病等。通过谈判机制,药品价格得以降低,使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同时也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参保患者的利益。
集采药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家集采药品和地方集采药品)
①国家集采药品=国采药
国家集采药品,也就是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等相关部门主导的一种采购模式。其核心是通过集中收集全国医疗机构的药品需求量,凭借大规模的采购量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从而降低药品价格。这种模式旨在利用规模效应减少药品成本,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国家集采药品主要涵盖基本医保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尤其是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②地方集采药品
地方集采药品,即地方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由省级或市级等地方政府主导的针对本地区医疗机构药品需求的集中采购活动。与国家集采类似,地方集采通过统一收集药品需求量,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以降低药品成本。其采购范围可能涵盖国家集采之外的药品,或针对本地区特定疾病和医疗需求的药品。地方集采的实施有助于满足当地医疗需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并支持地方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插一下,现在地方集采更多是省级牵头全国联采、省自己组织的集采。以前的省级联盟集采现在范围更广了,未来不参加集采的药品,很难在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定价。现在“三同”药品价格治理也是同样的思路。
①差异化定价空间消失
过去企业可以在不同省份对同一药品制定不同挂网价,利用区域间信息不透明获取超额利润。现在国家医保局通过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把各省价格全部公开并排重,凡高于监测价或75%分位价1.8倍即被黄标、红标甚至暂停挂网,企业想再一地一价几乎不可能。
②不参加集采成重点治理对象
集采中选品种虽被压价,但至少在非供应省份允许按不高于中选价1.5倍挂网,有明确价格锚点;而未集采品种没有这种政策保底,只能接受与全国最低价、监测价、75%分位价实时联动,一旦偏高就被强制下调。因此,不集采不再意味着可以自由高价,反而成为被重点治理的对象。
③三同价格治理与集采逻辑一脉相承
2024年先治四同(同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2025年再推进三同(同通用名、厂牌、含量装量),连因包装数量、转换比不同造成的价格差异也被抹平;注射剂、中成药、OTC全部纳入,不同剂型、规格之间必须按差比价规则换算,高于最低价即被纠偏。这意味着即便企业换包装、换规格,也无法再制造新的价差。
结果就是不集采的药品既没高价空间,也没区域价差空间,在“价格一览表+监测价+红黄标+差比价”这套组合拳下,未来不集采的药品只能接受全国最低(或监测)价格作为天花板,任何地区想卖得更贵都会被系统自动预警并强制下调,所谓“差异化定价”已名存实亡。这正是三同价格治理与集采逻辑一脉相承的地方:用公开、联动、惩戒机制把价格压到同一水平线,区别只是集采用“带量”换低价,非集采用“挂网治理”逼低价。
简单概括就是,以前不集采还能靠信息差吃高价红利;现在全国价格联网、实时比价、动态惩戒,不集采的药品反而最先被盯上,只能跟着全国最低价走,根本做不到在不同地区再卖个高价。
国家基本药品=国家基本药物=基药
国家基本药品是指由国家制定并定期更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收录的药品。该目录旨在保障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所需的药品具备普遍性、必需性、经济性、有效性、可获得性和合理性。这些药品价格适中,易于获取,并经过科学验证以确保其疗效。通常情况下,国家基本药品会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率。
集采药品、国家谈判药品、基本药品三者的区别
①作用不同:
集采药品的核心在于通过大规模采购实现成本降低。
基本药品着重于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具有价格亲民、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国家谈判药品则专注于对高价值药品进行价格谈判,以满足特定的临床需求。
②考虑不同:
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的制定主要基于药品的临床使用合理性和安全性,并兼顾全社会的基本用药需求。
国家集采药品目录在考虑药品的临床合理性和安全性基础上,更注重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和药品价格因素。
国谈药品大多原本在医保目录之外,通过谈判降低价格后纳入医保目录
③采购不同:
基药通常通过常规的多种渠道进行采购;集采药则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集中采购;国谈药主要是通过国家医保局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采购。
地方集采药品、国家集采药品、基本药品目录免费在线查询方法
①地方集采药品与国家集采药品查询
摩熵医药的集中采购数据库收录了超过86000条信息,其中个人版数据库可免费查询。这个数据库专注于国家和地方药品集采信息,通过整合药品名称、最小零售价格、规格、剂型、采购量以及各省供应量等数据,能够清晰呈现报量、中标情况和供应状态,为药品集中采购决策提供有力的分析参考和指导。


图源:摩熵医药-药品集中采购数据库
②基本药品目录查询
摩熵医药的基药目录数据库收录了近八万条数据,并提供个人版免费查询服务。整合了2009版和2012版全国基药目录品种,并汇总了自2013年起9个省市增补的基药品种,对名称、剂型、规格进行了规范统一。支持精确查询和条件筛选功能能快速了解药品进入国家及各省基药目录的情况。这避免了大家反复从各省卫计委网站查询的繁琐操作,有效节省了查询时间。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批量采购药品的基础科普,可以看出国家谈判药品、集采药品以及国家基本药品在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中,虽然在采购方式、药品种类和价格策略上各有侧重,但共同的目标是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确保患者能够负担得起并及时获得必要的药物治疗。
随机推荐